代理微商网

一般戒烟第几周就不会想抽烟

大多数干戒者在戒烟的第几周内复吸?

都以为自己戒烟很轻松,还有想着抽一口又不会让我又复吸了,然后又抽上了。和时间上没关系。 所以千万要记住,戒烟很辛苦,不要为了什么而去吸第一口。

戒烟其实靠个人自制力,如果妄想借助别的东西来代替,你是没有准备好戒烟,我会建议你暂时别戒烟,等确定要戒烟再戒烟。我和你分享下我的经历和一些建议。还有戒烟时反作用很多,注意协调。

我从2004年开始抽烟,到2015年11月戒烟。这次戒烟前烟量是30根左右/天。中间戒烟戒过2次。

08年戒烟一次,11年戒一次,

08年戒烟的时候从110斤涨到130斤,戒烟2个月

11年戒烟的时候 从130涨到140斤,戒烟1个月

这次15年戒烟到今天,2016-6月19日 也增重10多斤,现在快160斤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情况,每次戒烟都未买任何替代品。

戒烟困难的原因是:

我们人类做任何事都需要有个反馈,比如关门有响声,照相有咔嚓声,这样才能知道我已经做了某事,还有追求一个人的时候,最怕的也是对方根本不给任何反馈,我到底成功了多少,还要多少努力才能成功,这个完全不知道。减肥、戒烟都是这样。不知道我少抽这一根烟,我离成功戒烟又靠近了多少,不抽对身体的好坏具体是什么样的完全是模糊的,所以戒烟难。

建议是如下:

1、戒烟了身体内部机能失去平衡,重量涨得太快了。代价太大了。所以要戒就彻底的戒,不然还是别随便戒烟。

2、我小孩子2012年12月出生的,现在只要偶尔咳嗽,我心理就会想是不是因为我在生他前抽烟导致他肺受影响了。。心理会很内疚,毕竟自己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但是小孩子因我们的自私行为,而无辜受影响,对小孩子来说挺不公平的。

3、抽烟不只是烟钱的问题,有时候为了找个抽烟的环境,空调房不能抽,车上不能抽,KTV包间不能抽,办公室不能抽,,你就为了这一点自残行为得东躲西藏!!戒了省事!

4、其实抽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暗示,像我戒烟6个多月了,我还是经常会梦到抽烟,因为某一种行为太习惯了,现在我都忘记烟味了,但是还是忘记不了抽烟时候 那种感觉。刚戒烟时,是尼古丁依赖,戒烟2星期以后,已经属于心理信赖了。你想想戒烟这么痛苦,又抽起来,以后再戒烟,再经历一次这样的痛苦,那我把话说重点,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我以前也复吸好几次,又再戒,感觉之前的苦都白受了。。 所以你现在得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心想戒烟。

好了,手打太多了。希望我不复吸。

希望你想清楚,如果要戒烟就下好决心,如果只是戒烟戒着玩的,最好别戒烟,不然对身体影响更大。

我想问一下抗战少将李云龙在文革里是怎么死的?

李云龙的原型叫王近山,1968年,王近山所在的农场派人到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肖永银那里搜罗王近山的“反动”材料。肖永银义正辞严地说:“王近山政治上无错误,历史上从不反党反毛主席,他的问题是生活上的,不属大节!”穷困潦倒的王近山获知此事后感动得大哭一场,他终于相信老部下在“铡美案”中没有整自己。

肖永银还提醒王近山,问题是中央定的调,还得由中央解决。1969年春,中共九大召开在即,王近山写了内容一样的三封信托人捎给肖永银。肖永银将其中两封交给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许世友是有名的侠义将军,和王近山、肖永银同出自红四方面军,私交不错;许世友同时和毛泽东的关系非同寻常,只有许世友最容易见到毛泽东。九大召开后,许世友果然将王近山的信转交毛泽东,并仗义进言:“战争年代有几个人很能打仗,现在日子很不好过,建议主席过问一下。”王近山的命运终于有了转机,被安排到南京军区当副参谋长。

1969年7月深夜,南京火车站,从郑州开往南京的列车硬座车厢里,走出一对老夫少妻,老夫一手拎着只破皮箱,一手拎着几只咯咯叫的老母鸡;少妻一手抱着孩子,胳膊上还挎着只篮子,里面装满了五谷杂粮。尽管南京很热,前来接站的将军们见到此景还是感到十分凄凉:二十多年前,他们中间的两位还在这个老头的指挥下驰骋沙场!他们就是王近山的老部下原6纵16旅旅长尤太忠和18旅旅长肖永银。旧友重逢,多年的隔阂早已雪融,千言万语顿时化成倾盆雨。

晚年逸事

(1)

王近山就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后,又恢复了老样子,将家统统交给小黄料理,一心一意搞工作了。

不久,他的7个孩子陆续来到了南京,加上小黄生的两个孩子,家里又热闹起来了。小黄原先准备到附近工厂去上班,一切都安排好了,但王近山不同意,说:

“我的身体不好,你身体也不好,家里事又多,你老请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拿了工资让别人替你干活,行吗?”

严格的治军之法,被他移植来治家。就这样,小黄放弃了出去工作的打算,当上了部队家属,一心一意在家照料孩子和家务。

王近山来到南京军区后,他原来的许多手下都成了他的上级,如肖永银、聂凤智等,职务都在他之上了。但他不摆老,不越权,经常主动到肖他们那里请示工作。这把副司令员聂凤智弄得很过意不去,说:

“老首长,什么事,您不用亲自来跟我这个老团长谈,一个电话就行了!”

“那是过去的事情,现在你是副司令员,我应该来向你请示。”

后来,肖永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部召开重要会议时,他都要请肖主持,如肖永银因事不能参加,在会议开始时,他总要说“受肖副司令员委托”的话,把自己摆在得体的位置。

王近山昔日那股“疯劲”,再也寻不着影儿了。

(2)

在战争年代,王近山当过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员,可就是没当过参谋长。但当参谋长后,他说:“参谋参谋,要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为此,他干工作“十分卖力”。

身为副参谋长,他非常注重到各地去“看地形”,但不是车轮滚滚,走马观花。凡是他认为军事上有价值的地方,都要亲自到现地观察分析一番。长期艰苦的战争生活、紧张和忘我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加上多次受伤,一条腿留下残疾,行走不便;不少重要的制高点坡陡路险,车子上不去,他就让随行人员扶着,一瘸一拐地爬到山顶。为此,他常常累得大汗淋漓。

他的肠胃功能早就不好,路上经常拉肚子。有时坐在车上,突然对司机喊:

“停车,快停车!”

下来方便后,他顾不上休息,又登车向新的地点进发。

王近山就是拖着这样的身体,在“准备打仗”的思想驱使下,凭着一股非凡的毅力,硬是踏遍了南京军区的千里海防线。

(3)

王近山经常下基层。

他战功赫赫,但从不居功自傲。他在部队讲传统、讲战例比较多,都是赞颂党的领导,赞颂毛主席和刘徐首长高超的指挥艺术,赞颂人民战争,赞颂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从不自诩。有时,一些老战友们提起他在战争年代的功绩,他总是摇摇头说: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1970年10月,他看地形回到曾当过团长的老部队,在大礼堂接见排以上干部。团长在向大家介绍他时,激动之中蹦出一句话:

“这是军区王副参谋长,是我们团的老祖宗。”

他连忙摆手说:“我只是一个老兵,回来看看大家。”

(4)

1971年9月13日夜,林彪叛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当晚,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对军区部队下达了命令:

“提高警惕,加强战备,准备打仗。首长和作战值班员不能离开电话机,要随叫随到。”

因为情况来得很突然,除许世友等少数军区领导外,其他各级干部都不了解加强战备的起因。王近山虽听说是林彪跑了,具体情况也不清楚。但他敏锐地意识到事情重大,亲自坐镇军区指挥所,把各大单位的值班首长电话摇出来,亲自传达许司令员的指示,提出贯彻要求。

某军是他曾经带过的老部队,在关键时刻能否经得起考验,他很关心。深夜,他专门打电话给该军副军长、原6纵18旅旅长官俊亭了解情况,说:“你要注意掌握好部队,不要出问题。”

对方答应了。但他还是不放心,一再问道:“我讲的意思,你知不知道?”

官俊亭回答:“我明白了。”

这样,他才放心地放下电话。

(5)

1974年年初,王近山渐感身体不适。

11月份,因大吐血,他不得不住进医院,医生检查不出病情,经请示后决定实行手术检查,一打开腹腔,结果是胃癌。不幸的是,术后肠子又破了,造成肠漏,大便不断漏出,他又不得不开腹再次做了一次手术。

王近山的病情一传出,一些战友和老部下很关切。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专门买了红参派人送来,尤太忠也是多次打电话询问病情。

一天,王近山在北京的结发妻韩岫岩也听到了他患癌症的消息,脸“唰”地白了。一晃10年过去了!这些年他们一南一北没任何联系,但时光消融着人间恩仇,过去的恨也好怨也好,点点滴滴都随风而去了。当初如果她冷静些不那么冲动,或许王近山的人生命运不会是现在这样。对于落魄的王近山,这些年她内心颇有些酸楚和悔意。她的弟弟号称“一把刀”,是外科主任,她想如果让他开药,或亲自主刀做手术,或许可以挽救他的性命。

尽管王近山在南京已有自己的家,有名正言顺的夫人照料着,韩岫岩还是忍不住买了大包小包的补品想去趟南京,看一眼他。可当她拿起电话接通了王近山的一位老警卫员,含含糊糊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时,谁知这位和王近山出生入死、对老首长忠心耿耿的警卫员至今不能原谅她,一听她要去南京,很不客气地说:

“他说过到死也不愿再见到你,你去是不是想让他早点死?”

韩蚰岩木然撂下了电话,无语凝咽。

北京发生的这一切,远在南京病中的王近山并不知道。但如果他知道这一切,又会怎么做呢?人们不得而知。幸好,这次在医院的抢救下,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王近山依然活下来了。

(6)

1978年4月下旬,王近山的病情恶化。

在病危时,王近山什么都不问,只频频问及家人:“张立三还没有来吗?我一定要见他一面。”

张立三是他的老部下、老战友,1931年参加红军,第二年在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时与他在10师30团工作。一年后,他调任10师28团团长,张立三也调到28团当卫生队长,从此以后在20多年的风雨岁月里,他们朝夕相处,你救过我的命,我也救过你的命。几十年来,他们相互之间没红过脸,没大声说过话,部队行动,一住下来,就相互看望。有时王近山发火,身边的人赶快把张立三请来,两人谈一谈,立刻就平静下来了。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兄弟之情。

王近山在已无生望、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见一见几十年来情同手足的老战友张立三。

张立三赶到了,两人一见面,紧握双手,眼泪夺眶而出。虽然张立三是经验丰富的医生,知道重病人不宜过分激动,但两人谁也不能抑制住这战友的深情,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两位战友能说些什么?只有心隐隐在疼。沉默了好久,为了松弛这难耐的气氛,张立三全然忘记病房内不准吸烟的常识,掏出香烟,正要点火,王近山看到后,以微弱的声音说道:

“你不要吸烟了!”

王近山不吸烟,张立三却抽得厉害,他曾劝他戒烟也没戒成。现在王近山又劝了,张立三十分激动地说:

“今天我就当着你的面把烟戒掉!”

他当场就将香烟、打火机扔了!

两天以后,王近山去世了。张立三听取战友临终的劝告,放弃了几十年吸烟的嗜好。他后来说:“那是1978年5月8日,从那天起我戒了烟。”

(7)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才63岁。

临终前,由于病痛的残酷折磨,他已骨瘦如柴,弥留之际,虽已神志不清,但在昏迷状态中,还用微弱的声音问道:“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

他的小儿子回答说:“是李德生叔叔在那里!”

“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

他是听着专门为他播放的军号去世的。王近山去世后,对他的后事,党中央和有关方面非常重视。邓小平亲自审定了悼词,对王近山一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中央军委补发了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的任命。

5月17日,南京军区举行的追悼会十分隆重,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彭冲、宋任穷等,以及王近山的生前友好送的花圈,摆满了悼念大厅。追悼会的规模原定500人,实际参加的有1000多人。

很多同志特别是王近山过去领导过的部队的同志,远道赶到南京参加追悼会,表达他们对王近山的哀思。王近山为人民屡建奇功,他得到了应得的崇高荣誉。

到了南京军区以后,在肖永银的直接安排下,王近山终于恢复了党籍,又正式走马上任主管作战和战备的副参谋长。在许世友和肖永银两位战友的庇护下,王近山基本上风平浪静地度过了“文化大革命”。

但是战场上和情场上的长期拼杀在王近山身体上和心理上留下了太多的伤痕。1978年春天,将军在和癌症顽强斗争4年之后,终于告别个人荣辱、是非恩怨,逝世于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任上,年仅63岁。

王近山走了,却把难题留给他的战友们——20岁就当师长的王近山的最终职务和他的赫赫战功太不相配了!在筹备将军的追悼会时,南京军区司令聂凤智感到十分棘手,把难题交给前来参加追悼会的武汉军区副司令员肖永银。肖永银大笔一挥,把悼词上的“副参谋长”中的“副”字去掉,级别由正军改为大区副职。而此时,王近山的许多部将都担任了大区副职以上职务。刚刚复出的邓小平获悉后,在悲痛之余,以伟人的睿智指示南京军区:“人已死了,不能下命令搞个名堂,就叫顾问吧。”这样一改就成了大军区正职,追悼会的规格自然不同了,抚恤的待遇也不同了。小平同志交待下去:“近山同志为了革命出生入死不容易,我们能给死者的安慰就是这个了!”

又过了十三年,为纪念王近山的文集出版,老首长邓小平特意为这位桀骜不驯而又战功赫赫的爱将深情题词:一代战将。

代理微商网微商代理

寻找或发布货源,关注代理微商网,微商网店货源!

优质的微信代理微商货源网 关注"代理微商网"即可发布货源!
让您轻松做微商代理。

上一篇:想戒烟 烟瘾来了怎么办

下一篇:戒烟后末梢神经的变化